公司动态  
沧桑巨变:营口供水量百年增百倍

[发布时间:2007-07-04 08:36:36 ] [阅读次数:7297 次]

src=/webcss/UploadFile/20077483633646.JPG

供水之初 “日本人家家有自来水”
         上溯100年,营口的供水史与帝国主义的侵华史交织在一起。1905年日俄战争后,日本侵略者占领营口,为解决饮水问题,1907年6月24日在田庄台对岸开始动工兴建立科水源。1909年6月18日,立科水源向营口输送自来水,从田庄台至老爷阁,管线全长37余公里,平均日送水2270立方米。
         二十世纪初期的营口虽然有了自来水,但它却不属于普通的中国老百姓。据今年88岁的老供水人、曾任市自来水公司副经理的秦凤舞回忆,当时的日本人把营口划为新市街和旧市街两个部分,住新市街的日本人家家都有自来水。在中国人居住的旧市街,日本人在二门町、老爷阁、天后宫(西大庙)等处设了24个水站,以卖水票的方式向居民售水。
         秦凤舞老人说,当时买水的大多是达官贵人及经商的店主,普通百姓是买不起自来水的,只能饮用坑塘水。在那时,供饮用的坑塘水主要有大官塘(天后宫南)、二官塘(现军分区前加油站)、大水塘(老火柴厂)三处,遇上旱年,水塘水质变坏或枯竭,引起疾病流行,百姓生活惨不忍睹。
解放后 供水开始为人民造福
         1948年营口解放后,营口的供水事业回到了人民的手中,开始为人民群众造福。
         建国初期,政府拿出大量资金勘察水源、更新设备、改造管网。至1949年,自来水供水能力由解放前的每日8600立方米,增加到每日1.6万立方米。1958年开工建设的团甸水源,历经三年自然灾害,1966年建成后,日供水能力增加2万立方米。“文革”后期,供水管线开始大量进入居民家中,与此前到供水站担水不同,居民可以方便地使用自来水了。
       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虽然我市的供水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(至1984年永安、团甸、李家3个水源地日供水8万立方米),但因为工业用水多,供水仍无法满足需求,“一楼脏,二楼美,三楼四楼上不去水”,是当时供水现状的真实写照。曾任营口水务公司副总经理的李玉奎向记者介绍说,那时为了保居民供水,在用水高峰期,要对企业采取“限制水门”的措施。
改革开放 营口供水迎来春天
         1997年,我市供水达到17万立方米/日,但由于改革开放后城市面积扩大、供水需求量大增,加之水资源不足,城市供水还是捉襟见肘。八九十年代,居民供水实行的是“一日两遍水”或“三峰供水”,每天高压供水时间只有5-6小时左右;高层楼用水需要“二次加压”解决。
         1993年辽河水源(工业用水)投产,营口在国内率先实行分质供水。
         为加速营口供水事业的发展,扭转我市供水不足的局面,市委、市政府提出了全天供水的目标,批准了鲅鱼圈水源(玉石水库等)工程。玉石水库和供水工程总投资6.9亿元,日供水能力12万立方米。这个工程1999年开工,2003年7月实施通水试运行,至此,我市实现了全天供水的目标,是城市供水的历史性突破!“这是天翻地覆的变化!”在供水岗位上干了42年的李玉奎感慨万千。
供水前景 “东水西调”工程诱人
         走过100年的“营口供水”,水源地、配水厂由1个增加至9个,输水管线由37公里增加到1658公里,日供水量由2270立方米发展到22万立方米,供水人口由几万达到66万。蓬勃发展的营口供水事业,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         如今,鞍钢鲅鱼圈钢厂、沿海产业基地的建设,向营口供水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营口水务公司总经理郭智敏高兴地向记者表示,目前我市正筹建日供水25万立方米的“东水西调(大伙房水库引水)”工程和日供水7万立方米的石门水库工程,这一工程将满足我市经济的发展,促进营口老工业基地的振兴。
[打印本页] [关闭本页]